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魅力四会

美丽乡村·罗源篇

时间:2017-08-23 来源:四会文明网 责任编辑:何振宇

罗源镇位于四会市北部,与清远接壤,全镇共26.1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似盘地罗纳五水之源,因而得名罗源。罗源镇下辖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接近1万人,是四会市有名的“历史文化名镇”,镇内至今保存着许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古村落。

自四会市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以来,罗源镇以“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农民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为目标,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且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大力保存古村落的同时进行现代文明建设,让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接下来,小编将带你走入这一座历史文化名镇,感受一下历史古迹焕发的时代新颜。

下王村

下王村始建于清朝末年,现有村民218人。一直以来,村民始终传承着王氏族人尊老爱幼、邻里守望相助、勤俭好学的传统美德,民风十分淳朴。

自该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后,在保留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早在2015年,下王村便通过镇、村集体、村民筹集了45万元资金,铺设了村道,现实了巷道硬底化;新建成了1间密封型垃圾收集屋,全村垃圾实行集中收集;铺设了自来水管网,实现了家家户户通自来水,切实提升了该村的人居生态环境,成功创建了省卫生村。

今年,罗源镇又再投入资金对整个村庄环境进行全面优化提升,新建了进村花坛、村前小花园、安装了巷灯……如今的下王村既完整地保留了古老历史的韵味,又凸显了现代文明的光彩。

一走进下王村,大片农田与荷花点缀着这座小村庄,古老的参天大树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乘凉休闲的好去处。

在青山的衬托下,一幅幅水墨墙绘与古老的房屋相融合,更显下王村的历史古韵。在硬底化的巷道上,处处可见尽显现代文明风尚的公益宣传,一幅美丽的乡村文明画卷就这样徐徐展开。

新建成健身广场、篮球场,增设了乒乓球台、休闲健身器材等设施,完善了下王村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继承和发扬先人俭、孝、学、勤的好家风好家训精神,下王村还将村内已有200多年历史的集鸣家塾重新修缮成小型文化书室,供村民们学习阅读、相聚议事。

铁坑村

建于清代的铁坑村拥有丰富而古老的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深具历史研究价值的古老村落。

2016年,罗源镇投入了43.6万元整治与改善铁坑村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铁坑村的文化价值,助力铁坑村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铁坑村现存古民居20座,布局统一纵横分布,兼具历史古韵与现代美感,与门前干净平坦的巷道交相辉映,形成一道古色古香的风景线。

闻乔曾公祠、衍荣曾公祠两座古老祠堂与秀水书室呈一字排开,与门前的池塘形成一道古朴雅致的景观。

祠堂勒石上刻有曾族谱序,墙上的壁画虽然已斑驳迷离,但仍可以看出壁画描绘的是尊老爱幼的故事,同时,祠堂里也张贴着《敬告老人》和《奉告后生》的公共行为准则。这两祠一室均被列入四会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各种各样的公益宣传牌伫立在池塘两岸,向来来往往的村民展现着铁坑村的悠久历史,传递着新时代的文明新风。

石寨村

石寨村是一座具有547多年历史的文化古村落,因依山而建,又有石墙绕村而围,因而得名“石寨村”。这里花草遍地、风景秀丽、古木参天,还曾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之一。

39.jpg

石寨村是全省有名的“𣏴㮌之乡”,遍植𣏴㮌树近千株,而其中最古老的𣏴㮌树有547年的树龄,见证了古老的石寨村所历经的风雨。

目前石寨村人口有200多人,村民均姓江,村内一派自在舒适的氛围。

04.jpg

而如今,充满文明特色的公益宣传牌在石寨村内也是处处可见,古今交相辉映,让文明新风时时刻刻滋养着石寨村的村民。

连禾坑村

壮坑小河缓缓流动,贯穿历史悠久的连禾坑村。早在2013年,连禾坑村就投入了73万元进行省卫生村建设,实现了路面硬底化、下水道覆盖、沙井建设、基础设施等人居环境提升建设。

08.jpg

2015年,连禾坑村又投入了30万元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建立了方便村民休闲学习的文化书屋,还对环村小河流进行清理整治、进行绿化建设以及美德教育宣传。

09.jpg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罗源镇以铁坑古村落、石寨古村落两个四会市历史文化名村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推动罗源镇作为四会市历史文化名镇的建设,结合当前该镇开展的省级新农村连片整治项目,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新高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罗源镇将会作为四会市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以崭新的面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来源:四会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