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魅力四会

地名溯源丨四会古城

时间:2018-04-09 来源:四会发布 责任编辑:何振宇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一处地名总有一段故事。四会始建于秦,因“四水相会”而得名,已有2230多年的建制历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番,溯源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四会县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立木栅为城。天顺八年(1464)至成化三年(1467)经三年时间在原木栅城址垒筑起砖城。城墙总长约1923米,高近7米,厚近5米。城墙外挖有护城壕堑,宽约10米,深约3米。城开四门:北门称“镇安门”(有“镇守安宁”之意),西门称“德泽门”,南门称“清宁门”,东门称“阳和门”。后又在学宫(今四会中学)南隅增开“文明门”。以现在的建筑为地标,四会古城墙的走向为:从北门出发往西,至碧海湾桥头红绿灯处转左往南,经东南酒店、市幼儿园,到达西门(县前街西街口);城墙继续沿沿江路往东南延伸,到达南门后,偏左转入到四会中学校内,经过学生宿舍、四会中学与仲泰小学间的界墙、植物园,再转出拱桥直街,经县前街东街口(古时此处并无城门,为城墙所阻隔,不能直出城外)、龙江路,过东门,最后返回北门。

 blob.png 

四会古城墙大致位置。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延伸阅读 

  20世纪50年代,城墙虽多有毁损,但尚有防洪功能。每当绥江、龙江洪潦来临之时,四个城门均落闸板抵挡洪水。但因渗漏之故,城内仍有水浸,但并不严重。之后,城墙不断遭到毁拆,至1985年10月,因改建中山路,北城门及城墙均被夷为平地,建起商住楼。至此,旧城无存。现四会市博物馆仅收藏有古城墙砖一块及北城门的石门额,上刻“镇安”二字,弥足珍贵!

  2002年12月,政府有关部门重建北门和东门两个城门。2016-2017年,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城内的6条主要街道进行全面整治:翻修下水道、铺设沥青路面、粉饰沿街墙面,配以花鸟人物书画、国学文明导语及街巷历史材料,再挂上红灯笼、红风车等,一派广州西关风情,让四会古城既重现古色古香的风貌,又焕发出浓浓的青春气息!

 1523272832842938.png 

沿江路现貌。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古城墙范围内的地方,人们称之为“城内”。四会古城內,正对北门的街道称北门直街,正对东门的称东门直街,正对南门的称南门直街,而正对西门的街道因县衙驻此,称县前街,不称西门直街。可是在建城早期却有一条“西门街”,这条街从诗书街西街口起往南拐右弯经刘家祠、关帝庙至西门口止。后来才分成两段,一段归县前街,另一段归北门直街。此外,还有县前街、诗书街、青石街及黄塘巷、龚巷等多条街巷。

  提起四会古城,四会人民几乎无所不知。因为它见证和承载了四会的历史发展,也是最能体现四会文化底蕴的地方。 

  东门直街 

 blob.png 

阳和门现貌。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东门直街是四会的人口密集居住区。这里是林姓族人的聚居地,有多座漂亮的青砖屋,式样古朴,坚固宽敞,称为“林屋”,与南门直街的梁屋及仓岗的青砖屋群、镬耳屋群一起成为当时的“高尚”居民住宅区。

 blob.png 

东门直街现貌。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东门直街与县前街是四会古代最早发展起来的商贸区,店肆立于其中,以后才逐渐向东门城外扩展。民国时期,东门外的龙江岸边发展有猪仔行、咸鱼行(又称“仓前街”)等专业市场,还有众多蔬菜、鱼肉等摊档,成为四会的商业旺地。

  东门直街的深巷与后来建成的中山公园相连,为吴氏族人的聚居地,附近有吴氏宗祠及所属的天香园,后吴氏宗祠及天香园成了中山公园用地。此处的吴氏宗祠曾出了一位历史名人:吴炽昌。吴炽昌,贡生出身,清同治九年(1870)被荐为候选郎中,后被调到广西差遣委用。同治十三年经巡抚刘坤一奏请,留他以知府补用,办理梧州釐务。光绪二年(1876)被委任代理柳州知府。光绪七年复经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调他为补用道花翎三品衔,委他总办西山矿务,兼办开平煤矿事务。光绪十一年任道员。光绪十四年受命办理津沽铁路事务,诰授通议大夫,晋授荣禄大夫。光绪十七年,负责勘测东三省至海参崴的铁路。光绪二十年告老回乡。宣统二年与邑绅刘子瞻续办矜育善堂,为家乡教育事业作出一定贡献。朝廷为褒奖他,赐予“乐善好施”牌匾,挂于吴氏宗祠内。

  南门直街 

 blob.png 

南门直街现貌。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南门直街全长二百多米,南连绥江边的沿江路,北接县前街,正对位于县前街的民国以前的县衙门(建国后这里成了看守所,现在则成了华侨新村住宅小区)。

 blob.png 

 blob.png 

将军第门楼。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南门直街古迹多多。北段近县前街处有“将军第”门楼,将军第是清代海军名将吴应科的故居。同治十二年(1873)十四岁的吴应科被公派到美国留学,是四会被公派到美国留学的三个幼童之一。回国后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光绪十八年(1892)任北洋海军提标都司,充督队船大副。甲午中日海战中,骁勇善战,被清政府嘉奖,越级升至参将,授予“扬勇巴图鲁(勇士)” 称号。宣统二年(1910)任巡洋舰队统领,巡防长江。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部响应,被湖北军政府委任为海军总司令。民国时期曾任海军右司令、海军部参议、总统府咨议、接收威海卫参赞等职。清代,吴应科奉旨建居于此,其门楼被赐额“将军第”。现“将军第”(门楼)已被列为“四会市文物保护单位”。

 blob.png 

南门直街内南方罕见的马头墙建筑。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在将军第门楼内还有岒南著名书画家吴子复先生的故居。吴子复先生艺术造诣很深,尤以金石篆刻见长,其隶书风格自成一家,深受时人推崇。其代表作有《总理遗嘱》(1931年为广州中山纪念堂落成书写入石,现存纪念堂讲台壁上)、广州“镇海楼”牌匾、“广州博物馆”牌匾及广州五层楼上的长联等,享誉美术界,是一个集画家、书法家、金石篆刻家、美术教育家于一身的美术界奇才,曾任广州文史馆馆员、广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常委、广东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等多项职务。

  在将军第南侧有“中宪第”。“中宪”乃旧时正四品官官衔名称,相当于当今的厅级干部。中宪第门楼高大、恢宏,门楼高悬“中宪第”赐额。中宪第乃梁氏族人聚居地,梁氏祖先在此盖起了八座三间两廊的大青砖屋,式样古朴,坚固宽敞,人称“梁屋”。梁屋与东门直街的林屋及仓岗的镬耳屋群、青砖屋群并称为当时的“高尚”住宅区。

  在近南门直街南端西边有一小巷,称“分司巷”。据称是因有一官衔为“分司” 的武官在此居住而得名。

  在现四会中学教学楼南边还有一间严氏祖祠,是严氏族人祭祀、崇敬祖先的地方。民国十六年(1927),李荣康先生曾在此祠创办四会第一所中学——荣康中学,至1930年该中学停办。

  县前街 

 blob.png 

县前街。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明洪武初年(1368),四会知县岳镇设县署于现四会中学校门前的东西走向的街道上,明清两朝县衙均驻于此地。直至民国前期仍以此地为县政府驻地,是几百年来四会的行政中心,因而这条街道被称作“县前街”,含“县衙前面的街” 之意。

  县前街现东街口在建国后一段时间内仍为古城墙所占,此处仍未建成街道,与现时的拱桥直街并不相通。此处起至东门沿城墙内侧一带均为民房、蕉林、园地,人称“东头”。东头之西、青石街之东,即现嘉禾苑、司法局、旧教育局一带为一个露天大广场,称“学校园”。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园仍为四会群众集会的场所。“文革”后,此处一度成为四会镇政府驻地。

  “文化大革命”期间, 县前街曾一度改称“红旗街”,1982年复名。

  至民国中期,因县政府建筑破旧,遂搬至汇源路吴怡斋公祠作县政府办公场地。抗战时,县政府曾一度搬至仓岗龙华寺办公,战后才回归。旧县衙于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曾为县看守所所用,现已成为“华侨新村”住宅小区。

 blob.png 

县前街现貌。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建国初,县委、县府接收汇源路旧县府用房作办公场所。1957年,县委开始逐年搬迁至三登坊荔枝园建楼办公,1984年县府亦搬至三登坊与县委合在一个大院内办公。吴家祠旧址遂作为县党校使用至今。至1997年市委、市政府又搬至位于东城街道的新行政中心办公。于是人们把三登坊市委、市府旧址称作“旧市府”。旧市府现为“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多个单位驻地。

  历史上,县前街除了是四会几百年来的行政中心外,还是四会的文化教育中心,古代四会的学宫(又称“孔庙”)位居此地。宋咸淳五年(1269),四会知县赵汝音将学宫建于城内东南,前对青云坊,内建孔圣大成殿、明伦堂、斋舍,大成殿内有“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的塑像及七十二贤的神位。学宫乃古代四会学子学习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官方开科取士的场所。学宫筑造古朴,宋、元、明、清各朝,沿用不替。

  至清亁隆四十七年(1782)知县董文驹于孔子庙东侧建起了“绥江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绥江书院办起了由县绅刘子瞻和里人吴炽昌倡捐兴办四会首间县立高等小学堂——矜育学堂。本邑举人吴大猷、黄桂瀛先后于光绪、宣统年间主持过绥江书院讲学。

  在绥江书院东侧,即现四会中学体育馆的位置上,有一间“宾兴祠”。民国八年(1919)曾在此办起一间六年制完全小学——县立第一女子小学,后因低年级女生人数太少,也招收少量男生。

  至民国十八年(1929)2月,县长王肇文在学宫及绥江书院的基础上创办了四会中学。

 blob.png 

四会中学现貌。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随着社会的发展,四中校域拓展,范畴扩阔,高楼雄立,设备更新,学宫与四会中学已是今非昔比、天渊之別了。

  现时四会中学的校门为拱形造型,拱顶的“四会中学”四个大字系我国著名书法家关山月所书,为这所四会的最高学府增色不少!

  县前街除了驻有四会的最高学府外,四会市教育局、四会电视大学、城南二小(即今城中幼儿园)亦曾驻于此街。

  县前街不仅是古代四会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还是四会最早的经贸旺地。县前街的路面铺设有三条直排的花岗岩石板,设城初期,店肆就设立在县前街上,以后集市才逐渐向东门直街及城外扩展。

  北门直街 

 blob.png 

镇安门现貌。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被划入北门直街的那一段中间有一座城隍庙。据说,城隍庙建于清初,里面有一位主管四会城的神,因而一直受人崇拜,香火鼎盛。在四会史料中记载有庙中的两副楹联,其一为:“既见我何须求膸,且与叩了头去;知道而不必问尔,各人带着心来。” 其二为:“口是心非,日夜烧香难庇护;德行善良,见我不拜也扶持。” 此二联鞭挞恶行,教人向善,真可谓醒世良言。

  至20世纪五十年代,城隍庙成了幼稚园的校舍。后来庙宇被拆,建起了新的教学楼房,自此,城隍庙旧址成为四会县幼儿园校址,使用至今。

 blob.png 

夜色下的北门直街。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在进入北门后左边的小巷,即北门直街一巷内的北帝庙侧有一间小学,名为“培正小学”。培正小学成立于民国三年(1914),是四会基督教浸信会主持创办的,初办时学生只有七十多人,后增至一百三十多人。这间教会学校规定每周日学生都要返校集中到福音堂“做礼拜”,听牧师讲解《圣经》、祈祷、合唱赞美诗等。

  建国后,四会县首任副县长陈德同志曾在培正小学居住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在北门基督教浸信会内由清塘大布谢村人黄真光创办了“培正幼稚园”,初招幼儿16人,台椅和简单的教具由教徒捐赠。至1952年,政府接管幼稚园,时有幼儿一百多人,教师4人。后幼稚园迁址到北门直街南段的城隍庙处。至1954年定名为“四会镇幼儿园”,时有幼儿165人,教养员6人。1958年又改称“四会县幼儿园”,现已发展为颇具现代规模的“四会市幼儿园”。

  北门正街除了曾创办幼儿园及小学外还创办过一间大学。1975年10月28日,经多方面努力,四会县工人业余大学正式开办,校址设在北门直街五巷九号。工大为县直属学校,局级建制,县财政供给。1980年经省高教局验收,1983年改名为“肇庆工人业余大学四会分校”,并由教育部备案。至2015年1月最后一届学生毕业,工大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四十年来,工大为四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为四会的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blob.png 

北门直街。图片来源:四会发布

  清末,在北门直街原总工会的位置上,有一间建立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矜育善堂”。矜育善堂这块地皮由士绅吴祖同捐献,资金由港澳及南洋各地同乡侨胞集捐,得款置业生息充作常年经费。宣统二年(1910)由告老回乡的四会历史名人吴炽昌与邑绅刘子瞻续办矜育善堂。矜育善堂专事赈灾、救济工作。因当时民众生活困苦,且民风重男轻女,时有遗弃、甚至溺死女婴之惨事发生,所以善堂专设育婴堂,收留弃婴抚育。矜育善堂还设有中药局,聘请中医坐堂诊病,免收诊金,赠医送药,免费赠种牛痘及施棺等 。矜育善堂与成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的慈惠医院(现四会市人民医院前身)一起成为绥江流域成立最早的慈善机构。建国后,矜育善堂成为县总工会驻地。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北门直街南段西边曾办有一间镇办企业“会城纺织厂”。当年,该厂对于解决民众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北门直街内有多条横巷,其中许多都建有门楼。如:

  黄塘巷,是李姓某官人曾任黄塘太守,在此地建宅定居而得名。

  龚巷,是清代举人龚应霖于此定居而得名,现已更名为北门六巷。

  试巷,是陈姓聚族之住宅区,因邻近旧试院(现中山公园)而得名。试巷西接北门直街,东通中山公园现大门口侧。

  欧阳巷,是欧阳氏族聚居之地,今已改称北门八巷。民国时期,我县的早期革命烈士陈伯忠曾居住于此。

  陈家巷,是陈姓人建的一条小巷,今已改称北门九巷。

  姓简门楼,是简姓人聚居地。

  卢进军门楼,情况不详。

  盲妺巷,内有盲女聚居的房屋。每逢傍晚,一串的“盲妺”就会出现在北门直街上,最前一位有少许视力,她手持盲公竹带路,后面的每一位一手持二胡等乐器,另一手搭在前一位的肩膊上,前往茶楼等公共场所卖唱,靠茶客的施舍生存。

  在北门直街南段处,还有一座古建筑,称“邓氏大宅”,该建筑风格古朴,工艺精美,已入选《四会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四会自古就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无论穿越到古代,还是回归于当下,四会的古韵总是让人如痴如醉。(来源:四会发布 文字资料:四会市仓岗小学原校长 严荣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