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魅力四会 > 魅力人物

彭泽民

时间:2016-08-12 来源: 责任编辑:何振宇

  彭泽民(1877—1956),字锦泉,号镛希,清塘镇白沙村人。出身贫寒,早岁入私塾。断续7年,并随伯父学习中医。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为生活所迫漂泊马来亚吉隆坡。光绪三十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在吉隆坡组建成立同盟会支部,任书记。宣统三年(1911)积极筹措经费,组织华侨支持辛亥广州起义。民国4年(1915)任中华革命党雪兰莪副支部长,曾组织华侨讨逆军,回广东参加反袁(世凯)驱龙(济光)斗争。民国8年参与成立中国国民党芙蓉埠总支部,任副总理。

  彭泽民拥护孙中山先生对中国国民党的改组,积极参加国共合作。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他坚持维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民国15年(1926),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海外部长。他与共产党人亲密合作,为发展海外侨务作出很大的贡献。民国16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彭泽民参与宋庆龄、邓演达、毛泽东、林伯渠、董必武、恽代英及其他一些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联名发表的《讨蒋通屯》,痛斥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同时极力反对汪精卫“清共”诡计;并秘密告知中共领导人吴玉章、林伯渠,然后毅然去南昌参加“八一”起义,被推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

  “八一”起义后彭泽民转到香港,同邓演达等在港组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和南方干事会。民国22年(1933)他参加蒋光鼐、蔡廷锴等发动的“福建事变”。事变失败后,再返香港,进入名医陈伯坛开办的中医专科学校进修6年,毕业后在港挂牌行医。曾以行医所得收入,支持患难中的革命同志。

  民国24年(1935),日本侵略军向华北发动新的进攻,民族濒临危亡之境。11月1日,彭泽民和章伯钧等在香港召开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二次代表会议,鉴于当时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是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决定将组织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他被选为中央执委兼监察委员会书记。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香港创办《抗战华侨》杂志,积极向海外侨胞宣传加强团结、抗日救国的主张;为实现一致对外,发表《致全国各界领袖书》。在此期间,又为新四军募捐,购买军需品。

  民国30年(1941)1月12日,彭泽民、宋庆龄、柳亚子、何香凝等联名发表《关于皖南事变致蒋介石及国民党中委书》,谴责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反共内战,围剿抗日有功部队的罪行,要求撤销剿共部队,履行联共方案,发展各种抗日力量,保障各个抗日党派的正常活动。

  抗战胜利后,他积极呼吁和平团结,反对内战,成为南方民主运动领导人之一。民国36年(1947)11月31日,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第四次代表会议,行动委员会决定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彭泽民被推选为该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后又被推选为设在香港的中国民主同盟南方总支部主任委员,民国37年5月,彭泽民代表农工民主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负责人一起,响应中共中央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在香港开展新政协运动。同年12月,应毛泽东的邀请,前往东北解放区商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事宜。途中感慨万千,即赋七绝一首云:“廿年空有还乡梦,此日公车入国门。几经羁縻终解脱,布衣今日也称尊。”

  民国38年(1949)2月,彭泽民到达北平。6月,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参加入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并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他满怀激情,全力以赴参加人民共和国的各种政治活动信.曾担任中央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首都归国华侨联谊会主席、全国侨联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和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务。1951年起担任农工民主党副主席。1954年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遗体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病重期间,他曾为自己写下一首自挽诗:“大局方兴,忍言归去?生机活泼,何用悲为!”

(来源:四会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