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魅力四会 > 魅力文化

《四会文史》第一期:肇庆市最大台资企业 ——金宝利橡胶鞋厂有限公司的引进和发展

时间:2019-07-11 来源:四会文明网 责任编辑:欧展龙

  1987年,台湾商人李念龙乘中国改革开放之风,决定回大陆投资办厂,先对东莞、佛山等地进行考察,但未能找到合适的投资环境,后经人介绍,辗转来到了四会县。在县城四会镇,他与镇相关领导商洽投资办橡胶鞋厂事宜。李先生提出的方案是:由四会镇方划拨建厂用地60亩,出资600万元兴建厂房,厂房竣工后,该款由李先生偿还;工厂生产经30年后,资产转归镇方所有;如果厂方要继续生产,则改为厂方租赁镇方的厂房处理(此条款后来改革为厂方向四会镇方缴交管理费)。首期计划引进4条制鞋生产线,招收员工1000人,批量生产新款女装胶鞋,产品全部出口。当时,四会镇面临的情况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原来曾经风风火火的镇办企业,很多已经风光不再,或正在走下坡路,或已成为夕阳企业。引进外资办厂、发展本地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600万元的巨款,对于这个不足10万人的小镇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镇委书记严定章决定将方案向四会县委书记林邦宁和四会县人民政府县长张业湘汇报,并申请贷款600万元。同时,为了保险起见,还要求李先生预付10万美金作为抵押。方案很快得到县的支持,600万贷款如数获得。于是,四会镇委成立了以严定章为组长、苏友为副组长的引资领导小组,选定四会镇城北区三棵榕原会城香厂为建厂用地。1987年8 月9日,新厂建设正式动工,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幢幢崭新的厂房屹立在四会城北郊。1987年10 月20日,金宝利鞋厂正式挂牌成立。为了扶持企业顺利发展,四会镇人民政府派出镇委干部苏友、会城香厂副厂长冯水发参与企业管理,协助厂方经营。10月底工厂正式投产,主要产品为女装高跟鞋,产品全部出口外销。1987年12月1日,金宝利鞋厂第一批产品隆重装车外运。至此,四会县第一家规模较大的台商企业——金宝利橡胶鞋厂有限公司(下简称“金宝利”)正式落户会城三棵榕。 

  在当地政府的配合和关心下,金宝利的生产很快走上正轨,产品打进了国际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金宝利乘势而上,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进入了跨跃式发展的阶段: 

  1988年,金宝利在原有工厂的侧边又征地90亩建新厂,扩大生产,产品品种增加了运动鞋系列,拥有裁断、加工、针车、成型、底加工、射出、电绣等全套制鞋流程。员工增至5000人,厂区占地扩大到158亩,成为一个制鞋配套最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工厂,是公司的主厂区。 

  1989年,金宝利公司在肇庆小湘筹建肇庆分厂,称为金龙鞋厂,占地141亩,员工近2000人。金龙鞋厂主要生产公司需要的橡胶鞋底、EVE底等半成品,为总厂产品生产服务。该厂拥有世界最先进的PU射出设备,兼有模具、斩刀等车间,是公司举足轻重的配套工厂。 

  此后几年,金宝利公司继续扩大发展:  

  1991年,在坐落于四会镇岗咀里的原会城炮竹厂筹建金辉鞋厂,占地68亩,员工2000人,以本地员工为主。该厂配以裁断、加工、针车等制程,配套鞋面生产,是公司面部生产的重要基地。 

  1992年,生产三部建成投产,占地107亩,员工2000人。生产区称国宝鞋业有限公司,以裁断、加工、针车、成型为主。公司的总管理处、业务开发部、后勤部也设在这里。这是一个集经营决策、生产管理于一体的厂区。 

  1995年,邻近主厂区的金箭皮革厂建成投产,占地63亩,员工1000人。该厂配备现代先进的皮革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年生产设计能力达1200万呎皮革,负责公司的皮鞋、皮革生产业务。 

  1995~2000年,金宝利公司在四会地豆镇开设鞋面针车厂 。该厂占地16 亩,员工300人,以地豆镇人居多。设置6条针车生产线,是鞋面加工的补充。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十分注重企业工人文体活动,运动场所有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员工活动中心等,使员工在下班后有运动和锻炼的场所。每年,公司都举办各项球类比赛、中秋晚会和春节晚会;举办全厂运动会,前后共举办5届;举办厂庆活动,5 年一小庆,10年一大庆。公司还致力员工福利工作,建设员工宿舍和干部家属楼;多次组织干部出国旅游或国内旅游;为住宿员工举行庆生日活动;对服务满10年以上的员工进行表彰;建立奖学金制度,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员工子女进行奖励。 

  至1996年,金宝利公司进入特大规模企业的行列,是肇庆地区引进最大规模的台资企业。全公司共有5个厂区(不含地豆针车厂),总部设在三棵榕。主要产品有女装鞋、运动鞋、皮鞋、皮革、鞋底等(2010年前,产品全部出口,2011年起兼做内销)。员工12000人,其中四会10000人,肇庆厂2000人。10000多的工作岗位,为农村多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庞大的员工队伍,上下班期间,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十分壮观;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四会城区的商贸、服务、旅业 、饮食等行业的发展与兴旺,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四会经济的发展。(图文来源:四会人民政协) 

  【作者:原四会工人业余大学校长——陆炳新】 

  图片.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