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魅力四会 > 魅力文化

《四会文史》第三期:广东省文明乡风示范村——扶利村

时间:2019-07-12 来源:四会文明网 责任编辑:欧展龙

  扶利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华丽变身,成为广东省的文明乡风示范村。作为邓村人,我对扶利村最熟悉不过了,1970年9月我上初一时,邓村中学尚在建设中而暂缺课室,我们初一(3)班的第一学期就是在邻近中学的扶利村的“张氏宗祠”里上课的。之后的40多年中,我也常到该村,没感觉有特别的不同。2018年7月2日,我又来到扶利村,在白龙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伙元的引领下,巡村信游。一路上,文明乡风扑面而来,树上的小鸟吱喳跃跳,地上的群鸡逍遥自在,池里的锦鲤嬉戏追逐,村民个个春风满脸。幅幅美景目不暇接,道道亮点美不胜收……今日的扶利村,和以前的扶利村对比,真是天渊之别。变化太大了,变得太美了!

  图片.png 

  扶利村远眺,错落有致的民居,青山环抱,村外一派田园风光。 

  图片.png 

  村口矗立“扶利村”标志。 

  擦亮“非遗”名片 

  据《张氏族谱》载: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有张炜一家人从韶州府曲江县黄塘乡南迁到此落户,在青龙山开了一间打铁铺,铺号“扶利”,故后人以“扶利”为村名。后来村民凭智慧与勤劳,凭口耳相传,逐步掌握了从中原古人传下的土法造纸工艺。从此,村里的青壮年成为熟练的造纸能手,村中的小孩几岁大便接触造纸工艺,并逐渐扩展到其他村寨,代代传承,成为扶利人、邓村人的独特产业。 

  图片.png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法造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张熀元 

  图片.png 

  扶利村古法造纸工场。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扶利人的手工造纸工艺,是古老的造纸术的传承和演绎,其工序步骤,与明末杰出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蔡伦造纸过程如出一辙。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竹子,古法造纸主要有12道工序:砍竹、挞竹、腌竹、晒竹、浸竹、碎竹、樁竹、拌浆、捞纸(抄纸)、榨纸、松纸、晒纸。尽管现代化造纸术突飞猛进,而扶利人仍保留蔡伦古代造纸工艺,成为当今人们目睹如同活化石般的活课堂。这里产出来的纸,初始叫火纸,又叫土纸,因地域属四会,泛称会纸,多用于包装、引燃、制盒、造元宝等。会纸,以其“开张、足数、色好、化灰”而声名远播,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邓村古法造纸,被评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扶利村的张熀元,是古法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今年85岁的张熀元,从9岁开始从事造纸工艺,至今70多年,坚持不懈,乐此不疲。 

  图片.png 

  游客亲手尝试古法造纸工艺——抄纸。 

  聪明的扶利人,眼光独到,擦亮古法造纸非遗文化这张名片,开设一个手工造纸工艺场,以张熀元为代表的一班扶利人,亲身演绎古法造纸的手艺,吸引无数来客聚精观摩。不少游人特别是珠三角和海外游人还争着亲手学抄纸,一试为快。同时,开设古法造纸展览馆,不少中小学校,还把展馆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片.png 

  到扶利村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图为留学中国的外国学生在造纸展览馆留影。 

  丰富大宅内涵 

  荷花池的南面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张氏宗祠”,是张氏族人立章议事的圣堂。祠里墙壁上挂着数个精致典雅的牌匾,牌匾赫然写着:“张氏祠规”、“张氏家训”、“张氏族风”、“家规祖训”等规训,庄严肃穆。每逢春节、清明,张氏族人都聚集于此,举行宗祠文化活动。 

  图片.png 

  张氏大宅门楼、炮楼。 

  荷花池的侧边,是富有岭南特色建筑风格的张氏大宅。张氏大宅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坐南向北。建筑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由主屋和炮楼组成。主屋三间三进,砖木结构,硬山顶,灰塑博古脊,石板夹青砖墙。大宅形制独特,规模宏大,是四会少有的民居建筑。炮楼宽5米,长6.3米,高15.4米,石灰混沙石夯筑墙,四面有墙眼,内有地下通道。张氏大宅2011年被四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四会市文物保护单位”。大宅的主人叫张霖道,官封按察使司,家族良田万亩,在本村名声显赫,后人张应之考取秀才,也是当地名医,常接济穷苦人家,乐善好施,据说常行义诊,免收诊金,因而颇受当地人敬仰。现今,张氏大宅除了领略其古建筑文化之外,扶利村结合新农村建设,提升其品赏价值和丰富其文化内涵,把张氏大宅改造成古法造纸展览馆、村史馆、农耕馆和微书屋。古法造纸展览馆:展示邓村古法造纸工艺的历史、造纸工艺的流程和造纸产业的发展。村史馆:让村民了解村史,激发村民更加热爱家乡和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让村民和游人熟知历史传承价值和意义。农耕馆:展现农村旧时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让人们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微书屋:有专门的读书台椅,书架上摆放着各类的书籍,让村民丰富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此外,四会市青年书画家协会专门在此挂牌“四会市青少年书法美术教育培训基地”,让孩子们知道,学习中国书法艺术,先感知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魅力。 

  图片.png 

  古韵犹存的村巷道。 

  图片.png 

  极具岭南特色建筑风格的张氏大宅会客厅。 

  图片.png 

  扶利村被评为肇庆市历史文化名村,四会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多个单位在此建立教育基地。 

  品尝农家美食 

  建设新农村带来的好处,让村民感受到实惠。精明的扶利人,看到前来扶利村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眼前一亮,把握商机。 

  村民张土贤,原本在外打工,看到家乡新农村建设的变化和特色乡村游的潜力,毅然回到家乡,把自家的住宅精心装饰,改造成别具一格的农家风味小食馆,名为“贤哥邓村美食”。裹蒸粽、濑粉仔、花生包、薄撑糍、艾糍、猪肠粉、鹅汤圆仔糍等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各类美食,令游人大饱口福,回味无穷,流连忘返,不少回头客纷纷电话预订。特别是过惯大都市生活的城里人和海外游客,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想不到生意这样火爆,从今年4月份开业已来,已接待游客7000多人,有的甚至是来自日本、美国等地的外国游客。近段时间,每天都接待几批游客,忙得我不可开交。”笔者巡游扶利村的当日采访档主老板时他如是说。今年6月,张老板还利用他三层高的住宅,开设名叫“阿土客栈”。此外,还有“娇姐美食店”、“洪叔土货店”等特色店档应运而生。 

  新农村建设,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钱包胀起来。 

  村貌亮丽,村风文明,村蕴深厚,村民欢乐,经济发展。这是如今扶利村的写照。(图文来源:四会人民政协) 

  【作者:四会市政协《四会文史》主编——伍仕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