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魅力四会 > 魅力文化

《四会文史》第九期:中国第一家实行承包制的地方国营企业——四会瓷厂10名工人承包企业引起全国强烈反响

时间:2019-07-22 来源:四会文明网 责任编辑:欧展龙

  1977年4月建成投产的广东四会瓷厂,属地方国营企业,投产后连年亏损。1981年2月,10名工人承包企业,效益显著,扭亏为盈,全员劳动生产率比承包前提高4.7倍,工人收入是原来的3倍多。1982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以“连年亏损的四会瓷厂在主管部门决定关闭后,由10名工人承包经营,月月盈利”作了报道,消息传出,全国反响。名不见经传的四会瓷厂,成为全国第一家实行承包制的地方国营企业,成了我国工业企业改革的先锋。 

  广东省委办公厅1983年1月18日《内部通报》第十一期,全文刊登了省经委的调查报告,并写了按语:“地方国营四会县瓷厂自1977年建成投产后,连年亏损,导致关停,后由厂里10名工人集体承包,生产又搞活了。看来,实行承包责任制是搞活地方工业的一条路子,它和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省委负责同志的意见,现将诸志信、黄兆英关于四会县的一篇调查报告印发给县级以上党委负责同志参考。”四会瓷厂承包的举动,《人民日报》、《中国工业经济》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四会瓷厂成了我国第一家实行承包制的地方国营企业。关于四会瓷厂的新闻一时传遍神州的大江南北。 

  那时的我,正是四会县经济委员会的一名干部,对此事有比较真切的了解。 

  四会瓷厂是一间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县政府投资40余万元,1977年4月建成投产,以生产日用瓷(如茶具等)为主,并生产部分卫生陶瓷(如坐式、蹲式便池和洗脸盆),投产后连年亏损,到1980年底共亏损26.36万元。肇庆地区和四会县根据工业调整的精神,决定从1981年1月1日起关闭四会瓷厂,当时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3.64万元,净值38.86万元,拥有职工107人,其中固定职工33人,临时工74人,国家干部7人,脱产管理人员18人。 

  决定关闭后,四会县经委打算指定五、六个人看管工厂资产,预计每年支出管理费用五六千元,对富余人员按政策进行处理:属于临时工的辞退回乡,固定职工则分别安排到其他工厂。 

    决定关闭后,该厂江元、高火生等10名固定职工于1981年2月联名上书四会县经委,要求由他们承包经营三年,不用经委发工资。对此,县委、县政府表示支持,但当时对集体承包国营企业的做法还认识不足,县经委怕犯方向错误,怕承包失败影响坏。因此,只同意承包一年试一试。后来肇庆地委负责同志郭荣昌来四会检查工作,认为包一年太短,提出一包三年。这样,这个由10名工人集体承包国营小企业的新事物诞生了。 

  经发包和承包双方协商后达成的集体承包协议书,明确规定:集体承包后,瓷厂的国营企业性质不变,只是在经营上由国家经营变为集体承包经营;在经济上实行“盈利分成,亏损自负,一包三年”的原则,(承包后如有盈利,三成上交县经委偿还关闭前企业的债务,七成留企业,其中二成作职工福利基金,五成作职工奖金);集体承包后,仍缴纳固定资产占用费和流动资金占用费,在成本中列支;集体承包后,多余固定职工由经委调出另行安排,厂长由工人民主选举,厂长指定管理人员;职工工资,奖金如何分配,由承包者自行决定。承包协议书从1981年5月1日起生效。 

  自工人集体承包经营后,在经营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而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一是民主选举厂长,由工人信得过的能人当厂长,行使生产指挥权。二是由厂长挑选人才,精简了管理人员,压缩了非生产人员。三是实行无限额计件工资和无限额分红,彻底打破了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四是他们根据市场调查,调整了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五是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上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克服了过去管理不善,物耗高,浪费大的现象。    

  由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到位,使该厂生产面貌焕然一新。从1981年5月至1982年11月,工业总产值平均每月2.07万元,比承包前45个月的平均6253元增2.3倍,平均每月上交税金比承包前增4倍,企业扭亏为盈,19个月共盈利6.84万元。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正品率稳定在80%以上,比承包前高出30%。产品成本下降55.18%。全员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承包前的1980年人均1073元,承包后的1981年5—12月人均2945元,1982年达6200元,比1980年提高4.7倍。职工收入也成倍增加,承包前人均每月收入50.03元,承包后1981年5—12月人均每月收入141.14元,1982年1一11月人均每月收入173.45元,是原来的3倍多。承包经营效果明显。 

  四会瓷厂lO名工人集体承包获得初步成功,县经委觉得这毕竟是吃第一只“螃蟹”,持“多做少讲”的谨慎态度。而四会县统计局却出于好意,把承包瓷厂的事向上汇报。当时,全国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业改革向何处去?正是需要探索、解决的大问题。想不到的是,瓷厂的消息传了出来,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首先是引起了领导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当时的肇庆地委负责同志郭荣昌指示,四会要解放思想,承包期一年太短,至少要承包三年,甚至更长一些。广东省委省政府组织了有关部门,深入瓷厂进行调查研究。一个是省经委企管处来调查后,写出了《集体承包救活一个关闭了的地方国营工厂》的调查报告给省委;一个是省财政厅派出工交财务处和财政研究室的联合调查组,考察后写了《工人承包四会县瓷厂的调查》。省、地委负责同志还亲自深入到企业进行了考察调研,认为四会县瓷厂的承包经营符合工业改革的方向,批示推广这个经验,推动工业改革的深入。广东省委办公厅1983年1月18日《内部通报》第十一期,全文刊登了省经委的调查报告,并写了按语。四会县瓷厂10名工人承包企业的消息,在高层领导内部传开了。 

  其次,各种宣传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1982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以“连年亏损的四会瓷厂在主管部门决定关闭后,由十名工人承包经营,月月盈利”为题作了报道;同一日,《南方日报》头版以“十名工人承包工厂前后两个样”为题进行了报道,并加了按语:“四会县瓷厂实行承包责任制,是解决官办、官商作风,解决‘大锅饭’的有效办法,很值得提倡,特别是一些城镇小工厂、小商店,更可以先行推广。”接着,《中国工业经济》1983年第5期“十名工人承包救活一个工厂”、《港澳经济》1998年第十期“十名工人承包一个国营小企业的经验”、《南方经济》1983年第一期“四会瓷厂起死回生——10名工人承包一个国营小企业的经验”、《经济管理》1983年第4期“承包制使关停企业重新充满生机”等的报道,使瓷厂的经验广为传播。 

  再次,掀起了学习宣传四会县瓷厂经验的热潮。一段时期,全国各地的参观考察团和调研采访的人一批批涌向四会,企业应接不暇,县政府只好成立一个临时工作班子,负责接待和介绍情况。这样,一个学习推广四会瓷厂承包经验的热潮,由县内传到全国各地。四会瓷厂扬名全国,成为全国第一家由工人集体承包的地方国营企业,成了我国工业企业改革的先锋。 

  “四会瓷厂10名工人承包企业”的举动,为全国工业企业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意义深远。 

  【作者:时任四会县经济委员会干部,后任主任--卢学棠】(四会人民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