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魅力四会 > 魅力文化

《四会文史》第二十六期:全国第一所夜校——1962年上岗夜校诞生记

时间:2020-02-06 来源:四会文明网 责任编辑:欧展龙

  在四会偏西山区黄田镇,有一条自然村叫上岗村,1962年3月,这里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夜校——上岗夜校。此后掀起了一股学文化知识、学农业技术的扫盲热潮,一时轰动全国,各地纷纷仿效学习,成为全国业余教育的一面旗帜。 

  事情缘起 

  黄田镇(当时为公社)上岗村有一个热血青年叫罗谷标,他喜欢看书学习,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每到夜晚,他常常组合一些同龄人或在自己的家,或在村前的一棵榕树下讲笑话,讲故事,讲一些人生的哲理。由于当时经济比较落后,村里没有收音机电视机,人们文化知识薄弱,对文化生活渴求热情高涨,听故事的人不分男女老少越来越多,常常到深夜才散去。有一晚,罗谷标心血来潮向听故事的人提出办一间夜校,让大家一起学习文化,问大家好不好?大家几乎都异口同声赞好!罗谷标感到十分欣慰,要他们回去问问家长同不同意。这样一来,办夜校的事在上岗村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一些家长对罗谷标说:“如果你能办一间夜校,让青年们白天出工,晚上都来读书,正正当当学文化,当然是一件好事。”从此之后,要求读夜校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人来报名,不几天就有18个人报了名。 

  夜校诞生 

  万事开头难。说办夜校谈何容易!首先要解决场地问题。拿什么做教室?罗谷标想到村里的粮仓。这粮仓是上岗村历史上办私塾的地方,村里人都习惯叫书房。但自从体制下放,上岗村分成三个生产队,书房就分成三份做粮仓了。要动用必须经得三个生产队长的同意才行。也许因为办夜校是件正当的事,几个队长不但满口应承,而且很配合,立即派人将里面的东西搬走,打扫干净。后来罗谷标找来一块旧黑板,又向黄田小学借了一块小黑板,按18个人不同层次分低、高两个级别进行教学。这些条件解决了,教师又如何解决?两个班要有两个教师才行,自己负责高级班,低级班找谁好呢?罗谷标意识到,这个教师不容易找,因为这个人要有一定的文化,肯吃苦负责。他一个个地摸底推敲,最后想到罗丽珍。她时年16岁,刚刚小学毕业,为人热情,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但当罗谷标找到她说这件事时,开始她不愿意做,主要是怕自己没有能力教好学生,怕会被人笑话。但经过再三鼓励动员,她终于答应做低年级的教师。解决了教师问题,又面临照明和学习台凳如何解决的问题。经过一番的研究和思考,最后决定由参加学习的人自带台凳和火水(煤油)灯,老师也自带一支较光亮一点的四号火水灯,然后每人每月交4角钱供购买火水和粉笔之费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总算有了个头绪,可算万事俱备。1962年3月,上岗夜校正式开学。教成年人学习文化不同于教小学生,小学生是打文化基础,而成年人则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要学以致用才行。当时夜校编了语文、珠算、农业技术三门课程,尽可能做到什么实用学什么。从开学几个月以来,上课坚持风雨不改,从没间断,学员都热情高涨。原先还有几个青年不相信夜校会办得成功,认为迟早会散伙的,一直持观望态度。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夜校不但没有散伙,而且越办越好,报名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由开始的18人,变成22人,到后来有50多人。夜校开办以来从没有人缺过课,哪怕是刮风下雨也都是座无虚席。 

  领导重视 

  1962年秋,广东省委宣传部一位姓张的处长从怀集回省城路过黄田,顺便检查黄田公社的业余教育工作。时任黄田公社党委书记的周瑞友接待了他们。张处长问:“你们黄田是不是办了间夜校?”周书记随口答是。但其实他心里根本没底,因为上岗夜校到底设在哪里、有多少人、谁当教师他都没有了解清楚,只听说有一间夜校。于是他当即叫手下的工作人员马上去了解情况,然后再作具体汇报。而张处长是个实事求是的领导,认为耳闻不如眼见,晚上他叫周书记陪他和他的秘书去夜校看一看。那晚夜校两个班刚好合成一个班讲农业技术知识课,时值秋稻分蘗孕穗期,讲课内容是怎样杀稻包虫、用什么农药、怎样用药等问题……因为个个都聚精会神听课,没有人走动,所以没有人知道外面有领导进来。领导看到这种场面,非常满意。第二天,周书记就约见罗谷标,说:“昨晚省委宣传部的张处长和他的秘书来夜校听课了,他们很满意,说你们把教育和生产结合得很好,很联系实际,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张处长回到省委宣传部后不久,《南方日报》的记者和省教育厅的报道组,加上省委和四会县委宣传部一共来了十几个人,专程来上岗夜校搞调研、写材料。县里新闻报道组的程昌良也在场。当时他们约罗谷标谈话,叫他介绍创办上岗夜校的经验和感想,罗谷标却是傻头傻脑,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经验和感想。后来《南方日报》的记者叫他谈一谈是怎样创办上岗夜校的?罗谷标这才如数家珍,一五一十将在他从讲故事开始,前前后后,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讲村民学文化的热情,讲人的思想面貌的转变,讲团结友爱做好人好事,讲了一大堆。记者们都认真地做着笔记。不久,《南方日报》就登出了题为《压倒邪气》的长篇报道文章,一时轰动了广东省整个教育界。随后《人民日报》又以《邪不胜正》为题转载了《南方日报》的报道,同时还发表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评论。《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都先后转载了《南方日报》的文章。紧接着《南方日报》农民版也发表了题为《罗谷标有骨气》的长篇报道。随后,广东画报、广东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进村拍摄新闻图片、新闻纪录片和撰写广播稿。新闻播出后,一时间,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罗谷标也代表上岗夜校出席了省的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被评为省业余教育先进工作者。 

  风气好转 

  创办夜校的消息在新闻媒体报道后,一下子就把上岗夜校搞得沸沸扬扬。这对上岗夜校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和鞭策。夜校的人数一增再增,由原来两个班增加到三个班,人数也由原来十几人增加到50多人。向阳、下岗、章坑等邻近村也有人来参加。县里还派了邱可发、邱克辉两个干部来上岗村协助办好夜校。由于课室不够用,农忙时生产队又要将课室变为原来的粮仓,要停课,后来肇庆教育局拨来500元,用松板在大跃进时建的旧饭堂楼上修建了四个简易课室,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还增加了夜校教师,由长进比较快的青年来担任,能者为师。此时夜校的规模近似于一所普通小学的规模。所不同的是,小学的教师都领工资,而夜校的教师没有任何报酬。大家没有一点怨言,只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都想为青年人学文化、净化社会风气做点贡献。青年们在夜校不但学到文化知识和农技知识,还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的思想品质大大提高。一些平时赌博的、偷偷摸摸的青年都改邪归正。例如村里有个80多岁的孤寡老人叫李进,在自留地种了10多棵番棯(番石榴),每到成熟时就摘去卖赚几个零用钱。但村里有几个青年很不道德,每到成熟时就利用晚上去偷老人家的番棯,老人家无奈之下只好拿条木棍坐在番棯树下守护,就算备受蚊叮虫咬也不敢走开,因为一旦老人走开那些青年就又去偷了,害得他老人家根本没法睡觉。可是自从办了夜校之后,这些年青人都进了夜校学习,李进的番棯就再也没人去偷了。他老人家常常夸赞办夜校好,连人的思想道德都教好了。事实的确如此,夜校常常组织带领大家一起做好人好事,如修桥补路、清洗水井、打扫村头村尾卫生、帮一些五保户挑水等。大家同心同德,互助互爱,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这主要是因为有了夜校这么一个正正当当的学习场所,大家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使一些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得到正确的引导。 

  名声远扬 

  自从上岗夜校的事迹传播开后,知道了办夜校的不易和艰辛,不少单位部门都伸出援助之手。广东省委宣传部、共青团省委送来了600多册图书;四会县委和县教育局也送来了300多册各种图书;省委宣传部还委托广东出版社的关汉同志,专程前来协助上岗夜校建好图书室;还得到肇庆教育局的拨款和黄田公社的支持,制订出借图书的管理制度,选出图书管理员,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有了图书室之后,村民在工作之余,一有空就来图书室里看书,又多了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上岗夜校出名之后,许多慰问和支持的信件像雪片一样从全国各地飞来。有来自上海的和北京大城市的,也有山东、湖南、湖北和内蒙古的……山东驻军某连学习了《解放军报》有关上岗夜校的事迹报道后,很受感动,连队发起了捐款支持上岗夜校的活动,一共捐得人民币57元;四会教育局的文章在《南方日报》发表后,也把几十元的稿费寄来了。这使上岗夜校的学员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广东省教育厅当时还作出决定,竖上岗夜校为全省业余教育的一面红旗。红旗竖立起来了,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就多了起来,有曲江的、仁化的、徐闻的、罗定的、云浮的、怀集的、广宁的……在当时的一年半载,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参观取经,使得罗谷标成了个大忙人,应接不暇。他一个农村青年,“吃”的是生产队的工分,接待一天就意味着失去一天的工分,而他乐此不疲,想到为村民做了一件有益的事,为政府、社会的业余教育做出了榜样,感到十分欣慰。(图文来源:四会人民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