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魅力四会 > 魅力饮食

《中国影像方志》四会篇在央视播出,担凳子坐头位!

时间:2019-10-28 来源:四会文明网 责任编辑:欧展龙

  CCTV-102019.9.29 16:52播出《中国影像方志》广东卷四会篇

  图片.png

  自古以来,四会就是岭南沟通楚地与中原的交通要冲。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初置的四会县幅员辽阔,包括今天的新会、斗门、广宁、怀集等十个市县的区域。直至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缩小至今天的规模。不管县境如何变化,“四会”之名从未更改。“四方之水来会”,这是四会地名的由来,也是大自然对四会的眷顾。

  “地下森林”举世罕见

  图片.png

  解放初期,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在研究中国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时,曾指出在2000年~3000年前,南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寒冷的时期,但有生之年,他的猜测并没有得到实物的例证。

  20世纪80年代,工作人员发现,以四会县城为中心方圆20千米范围内的地下,埋藏着大片保存良好的“古木”林。

  研究表明,这些“古木”大多为古代水松。根据碳14测定,四会地下埋藏的水松,最下一层距今3000年左右,中间一层距今2000年左右,最上面一层距今约500年。

  四会地下水松林的分布证明,历史上广东地区曾遭遇三次小冰冻期,导致喜热畏寒的水松三次大面积死亡。之后的千百年里,地面沉降、海面上升、气候趋冷,死亡的水松林被层层掩埋,形成了举世罕见的“地下森林”。

  “锅边菜”清香味美

  图片.png

  四会龙甫镇龙头村一带村民的饮食中,有一道特别的当家菜。与普通火锅不同,这里的村民在锅中用芥兰围成一个圈,中间放肉食,外面放蔬菜,这种荤素结合的吃法在四会一带已经流传了千年。当地人把芥兰称为“隔兰”,这道菜又叫“锅边菜”。

  原来吃“锅边菜”的传统,竟然是六祖惠能“隐居避世”时的明证。六祖惠能本姓卢,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开创者,原籍河北范阳,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出生于岭南新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省新兴县。

  “锅边菜”蕴含了惠能的慈悲与智慧,也体现了禅宗的处世之道。

  千年以来,六祖创立的禅宗理论对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学者把惠能与孔子、老子并称为“东方三圣”。

  四会民歌 沃野回响

  图片.png

  清光绪版《四会县志》记载,南宋淳煕年间(公元1174-1189年),四会知县苏建邦修建县衙时,掘得一石碑,上刻“龙岭行歌龙以化,凤头将见凤齐鸣”的诗句。由此可推断,800多年前的四会,民歌就已十分盛行。

  四会民歌分客家山歌、白话民歌、绥江船歌号子三种,是四会的传统民俗,其中以迳口镇元龙岭一带的客家山歌流传最广。

  2016年“四会民歌”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重明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李重明退休前是四会中学的音乐教师。1996年退休后,他抢救性整理了100多首四会客家山歌。在保留客家山歌浓烈的原生态气息的同时,创造性增加了剧情、调子、声部,并通过男女对唱的形式丰富了歌曲的表演性。2008年,李重明问鼎广东省国际小曲王争霸赛冠军,并获得“四会民歌小曲王”称号。

  传承千年的古法造纸工艺

  图片.png

  今年84岁的张熀元,人称八叔,出生于四会市邓村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古法造纸世家。

  张熀元祖上传承的造纸工艺,包括砍竹、挞竹、抄纸、松纸等10多道工序。与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蔡伦造纸法如出一辙,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邓村古法造纸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据清光绪版《四会县志》记载,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有张氏、陈氏、申氏等中原人从韶州的曲江、南雄珠玑巷迁移至邓村一代定居,他们带来造竹纸的技术,设立作坊造纸。到清嘉庆、道光年间,邓村的造纸业曾盛极一时。

  他山之石 四会成器

  图片.png

  玉都天光墟,分日市、夜市、凌晨市、早市四个时段。独特的经营方式是全国玉器交易市场之独创。

  以玉都天光墟市场为中心,向外延伸1000米,形成了四会市三大玉器专业交易市场。这里聚集着来自各地的15万玉器人,市场份额占国内玉器产业70%以上,一个不产玉的地方竟然成了全国最大的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

  在四会,河南南阳的玉雕师、福建莆田的木雕师、石雕师等与四会本地玉雕师一起,形成了四会玉器行业的“三雄并立”。

  此外,作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的桥头堡,四会全面对接珠三角核心区,迅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借力大湾区资源、加快产业平台建设,积极承接大湾区资源要素,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他山之石,四会成器。今天的四会,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凝聚了兼容并蓄的文化,演绎出当代的商业传奇。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央视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