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文明新风

四会:让文明新风吹遍“玉德之城”

时间:2018-06-28 来源:西江日报 责任编辑:何振宇

  2015年以来,四会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扎实有效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推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成果。接下来,该市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省全域推进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示范县为契机,就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方面提出了极具四会特色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努力使文明新风吹遍“玉德之城”。

四会市地豆镇水车村。图片来源:四会文明网

  日前,省文明办副主任韩国威先后来到城中街道白沙村、贞山街道扶利村、石狗镇程村等乡风文明建设示范点。只见各村房屋规整有序、绿树成荫,硬底化村道四通八达,文化馆、文体设施、公共活动场所齐备,还有美观而极具意义的艺术墙绘,就如一幅幅拥有浓厚历史记忆、各具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般呈现眼前,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城中街道白沙村,依托始建于清代的彭泽民故居,在深挖彭泽民“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事迹、修缮提升故居的同时,美化亮化白沙村,完善农耕馆、村史馆、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爱国主义文化古村;在有着“中国民间造纸第一村”美誉的贞山街道扶利村,增设了村史馆、农耕文化馆,改造升级造纸展览馆,全面展现了扶利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古法造纸主题文化古村;在石狗镇程村,利用兰花沿线自然风光和原生态自然资源,结合“兰花”和“君子”两种元素,深度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党风文化,打造君子文化长廊,走出了一条产业强村、项目带村的新路;在龙甫镇龙头村,立足卢氏家族1100多年的清廉守正的家风故事,建成集廉洁人物墙绘、卢氏家训长廊、宗祠家风讲堂于一体的廉洁家风园,以“书香龙头,廉洁万家”为宗旨,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在地豆镇水车村,围绕“上善若水”主题,充分利用水车村丰富的自然资源,鼓励乡贤回乡投资创业,积极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以文明乡风建设带动农民增收,打造润物无声的新乡贤文化村……不胜枚举。

  据了解,四会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计划,坚持内修人文,外修生态,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敦化乡风民风、注重优良家风、培育文化新风,以乡风文明的有力提升,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强引领,凝聚乡村建设力量 

  坚持文化惠民理念,广泛凝聚干部群众力量,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把乡村文化建设纳入《四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科学发展观绩效考核,相继出台《四会市农村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四会市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党建+乡风文明”为抓手,组织党员参加“8小时以外”文化志愿服务。组建农村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形成“彩虹行动进社区(农村)”“学习十九大共建和谐社会”等活动品牌。打造民乐曲艺团等业余文艺团队,实施“农村文化人才支持计划”,通过办班、驻点、驻队等形式,辅导基层群众文化,培育文化骨干,发挥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重内容,夯实乡村文化阵地 

  丰富农村文化服务。依托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党建文化室、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微书屋等文化设施网络,每年开展“六个一”(即到村送戏、进城献戏、历史学堂、新书展览、民歌讲座、培训学习)活动78场;结合“我们的节日”,每年组织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送戏下乡50场;编写纪实文学传记《四会乡贤传》,组织开展乡贤文化“四进”活动。强化道德新风建设。挖掘村居历史、民俗元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遍布各类墙体、围栏、亭榭、碑铭,与村居环境有机融合。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村史馆、乡贤馆、家风家训墙,展示乡情村史、先进人物、文明规范等内容,使群众能时时处处受到熏陶。在村居举办“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婆 媳”“好 邻居”创评,传承弘扬优良家风。

  续文脉,活化乡村文化资源 

  加强历史和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利用,培育特色的民间文化项目,延续 历史文 脉。实 施“美丽非遗 三 进(进讲堂、进大集、进舞台)”工程。每年开展“民歌讲座”“历史学堂”等 活 动,将古 法造 纸 绘画、玉雕图案设 计等 带 进讲堂;依 托“我们 的 节日”,每年组 织 开展“贞仙 诞”巡游、灯会、庙会 等各类民俗节庆活 动,通过编排《龙岭放歌凤山和》和《古纸乐》等 歌 舞 大 赛,推 动历史 文化 焕 发 时代 风采。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开发一大 批 古屋、古 墙、古 井、古 祠 堂,张 家 大宅、浩然楼、联芳里、大夫彭公祠、彭泽民故居、程氏宗祠等焕发新颜。村中私塾、宗 祠、镬 耳 屋 民 居 等 成 为 村 史 馆、乡贤馆、民间博物馆,有效沉淀了历史文化。培育特色乡村文化品牌。突出“一村一品牌”,打造城中街道白沙村爱国主义文化、贞山街道扶利村古法造纸、地豆镇水车村新乡贤文化等项目,增设农耕馆、展览馆等设施,将文化遗产展示体验、民俗体验等融入其中,诗歌学会、广州越秀区粤岭说书文化艺术中心等社会组织相继进驻,活化了历史文化。

  促融合,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注重发挥乡村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促进农业产业、文化数字资源、文化旅游优势叠加。加强乡村现代农业产业融合支撑。制定并出台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举办“2018四会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创建新农村示范县现代农业产业招商推介会”和“智慧农业与乡村振兴”发展招商推介会,共有20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10.21亿元。加强乡村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互联网+”玉器产业战略,拓宽批零住餐、旅游等产业发展面,依托电商平台打造玉器特色品牌,打造县域经济新生态。加强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四会玉文化、禅修文化、廉洁文化、造纸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大力发展农旅、文旅等产业,重点建设“玉器文化小镇”、龙甫镇龙头村廉政教育基地、地豆镇水车村樱花谷休闲旅游度假区、石狗镇程村特色兰花乡村等一批“产村融合”示范村,大力提升四会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发展能力、吸纳就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