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原创评论

脚踏实地才有中国电影真正崛起

时间:2018-05-31 来源:四会文明网 责任编辑:何振宇

  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国电影好消息不少。前有《战狼2》这样的现象级大片连续打破多项纪录,后有《红海行动》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新标杆,还有多部纪录电影登上大荧幕的可喜现象。2017年中国票房总量为558.89亿元,创下自2002年中国电影产业改革以来最高年票房纪录,继续保持全球第二位的水平。这一切都显示出中国电影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然而中国电影行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譬如内容质量顶尖的作品仍然稀缺,低质量产品供给严重过剩,票房造假等行业乱象势头仍未得到真正规范,等等。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显然不是实现中国电影崛起的正确姿势。就在北京电影节的热闹氛围尚未完全散去的时候,爆出了近期上映的某部热门影片涉嫌票房造假的丑闻,这无疑为中国电影振兴的大好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回顾中国电影这些年,票房造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乏因此遭受调查处罚的先例。然而尽管错漏百出、手段拙劣,且一旦被发现不免斯文扫地、声名狼藉,却依然有人敢于前赴后继、以身试法,不得不说这暴露了部分电影人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或许在他们眼中,为了票房可以炒作营销,可以欺骗粉丝,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目的无外乎是要把实实在在的利益攥在手里。

  同样需要“打假”的还有影评界。网络介质的迅猛发展,自媒体的全面普及,造就了“人人都是评论家”的崭新时代。然而在利益的诱惑之下,能做到专注内容、讲真话的独立影评人少了,红包影评、人情评论层出不穷,网络推手和水军更是被批量培育出来。2018年1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网络影视评论委员会成立,并宣读了“网络影评人七大公约”,针对的正是影评界“花团锦簇”的虚假风气。

  2017年3月开始正式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针对票房造假有着明确的惩罚规定。而国家电影局的及时表态,亦表明了主管部门坚决打假,维护电影产业整体声誉的决心。虚假的阶梯并不能帮助国产电影走上高处,唯有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地关注影片质量、继续坚持供给侧改革、减少低质产能,不断开拓新的类型和风格,重视开发电影作品的衍生价值,才是实现中国电影崛起的正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