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原创评论

垃圾分类应由“盆景”变“森林”

时间:2019-06-28 来源:四会文明网 责任编辑:欧展龙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上海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发起一场全方位调研,足迹遍布16个区,视察了数十个小区及单位的垃圾分类情况。

  垃圾分类,城市一直走在前面。7月1日即将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更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推动垃圾分类,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

  上海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抓得早抓得细抓得实,算得上垃圾分类的一个漂亮的“盆景”。而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垃圾的处理一直是粗放而简单:易腐烂的垃圾直接倒进菜园田地;不可腐烂的垃圾,有的直接拉走,有的扔在草丛或边缘地带,有的干脆就填埋在地下。这些处理垃圾的习惯,在空间广袤的乡村尚不见明显危害。但随着农村房屋的拆迁,农民的集中居住,农民进入小区化的生活环境,这种粗放而简单的垃圾分类形式显然就极不合宜了。

  集中居住,展示着人们的文明意识,也考验着人们的环保理念。而小区的生活环境,垃圾分类必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首先,要加强引导,培养垃圾分类意识,践行垃圾分类行为。农民集中居住,生活垃圾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成倍增加。如果仅靠传统的填埋和抛扔的手段处理,必将导致“垃圾围城”,小区环境也会因此而恶劣不堪。所以,一定要从培养生活习惯入手,进行规范上的刚性约束和理念上的循循善诱,鼓励居民对日常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其次,要因地制宜,实行低成本、高效率的垃圾处理方式。随着垃圾分类意识的提升,很多人都知道垃圾要分类,却不是很清楚应该怎么分,也有的嫌麻烦仍然一扔了之。对此,小区管理人员要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组织带领志愿者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还可以提倡更多的环保创意,用生活用品兑换可回收的垃圾,变废为宝,对小区居民形成正向激励。

  再者,还要持续推进、持之以恒。实现垃圾分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上海市对垃圾分类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广,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对于我国广大农村以及即将集中居住的农民来说,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也要不甘落后、做细做实,要让垃圾分类由个别的“盆景”变成区域化的大片“森林”,要让垃圾分类成为乡村的新时尚,成为农民身份转换的新标志。(舒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