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未成年人

教育时评:家校互动,家长不可太玻璃心

时间:2018-06-05 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 责任编辑:何振宇

  近日,一封来自河南驻马店西平县一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的辞职信火了。此前,这位老师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家长群,引发部分家长不满。老师在信中说,“没有考虑到个别差生和家长的感受及自尊,给个别家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家长早上声称要我去登门道歉,如若不然就把我告到西平县教体局。我很惶恐,深感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不能胜任四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故申请辞去。”(6月4日《大河报》)

  只因在家长群公布了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老师就被家长威胁要求登门道歉,否则就“到教育局反映”,最终导致老师“心生魔障”,觉得“不适合再在校园里和孩子们在一起”,于是请辞老师一职,这事儿让人唏嘘不已。从网友反应来看,同情老师者多于指责老师者,多数人在同情老师之时,也在埋怨一些家长对老师的做法反应过激,“千万别让老师对管教你的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千万别逼迫老师放弃你的孩子”。

  一些家长的做法确实反应过激。不错,出于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呵护学生隐私权、破除“唯分数论”教育理念等需要,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出台要求,严禁老师将学生成绩及名次发至家长微信群、QQ群等公共平台,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但按照我们的朴素理解,严禁老师公开发布的学生成绩及名次,应是各类考试的成绩及名次吧?一次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被公布到家长群,何至于上升到打击学生积极性的高度,甚至伤害了个别学生和家长的自尊?

  在这起事件中要求老师登门道歉,否则将状告老师的家长,实在太“玻璃心”。如果连孩子在默写古诗上与同学的差距都不能正视,那孩子在语文科上与同学的差距,恐怕更不能正视。这其实是一种逃避现实、不敢面对问题的“鸵鸟心态”,这种自欺欺人的懦弱心态,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可能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这不是爱孩子,有可能是害孩子,至少是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孩子长大了如何面对社会?仍保持一颗“玻璃心”?

  对这位辞职的老师,一些网友在同情之余,觉得其也有“玻璃心”倾向。实际上,此事隐隐约约透露出,个别老师的那种对管教学生的无奈、对教师职位的惶恐等复杂情绪。因为如今有一种不良倾向:一些老师做出的并不是什么大错的举动,也可能被家长上纲上线;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不仅不会维护老师形象,反而动辄把老师当成对立面。如此一来,本不想放弃每个学生的老师,被家长逼得不得不放弃个别学生。这很难说不是教育的悲哀。

  所以,此事最值得反思的,是家校如何互动互信。老师对每个学生确应多表扬、慎批评,做到“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但家长也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尽量与老师站在同一立场教育、管理、督促孩子;对老师对学生做出的举动,要思考一下老师的出发点是什么,并多多给予理解。对老师的不合理做法可私下沟通,沟通不了再找学校领导反映。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因为孩子“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