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未成年人

成长时评:9岁冰棍男孩代言了“奋斗得福”

时间:2018-08-16 来源:未成年人网 责任编辑:何振宇

  8月11日下午,在武汉汉江路的步行街上,有一位身高不到1.5米,却驮着一个10公斤重保温箱的9岁小孩在卖冰棍挣零花钱。据孩子母亲解释:他从4岁就开始上街“挣钱”,4岁卖报纸,5岁卖手工气球,6岁参加童装发布会走秀,7岁卖“头上长草”发夹,8岁那年平安夜,小家伙卖起平安果和荧光发饰,而这一次,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购买电话手表。(8月12日《长江日报》) 

  有人总喜欢用传统眼光来“提醒”:孩子小小年纪上街卖东西不妥,比如社会实践不只卖东西一种,比如卖冰棍要遭遇城管干预,比如孩子的社会安全问题……不过,既然美国有用劳动赚零花钱的“柠檬水女孩”让人津津乐道,我们也应宽容9岁中国男孩出来卖冰棍。再说,相较于大学毕业了还伸手向父母要新房首付的故事,自食其力卖冰棍挣电话手表的钱,无疑要励志得多。有过上街卖东西挣钱的人生,长大了大概也不会轻易在“套路贷”的诱惑里打滚。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眼下的问题是,从小缺乏正确的、健康的财富观,长大后,“财商”叫人着急:要么视金钱如粪土,要么一头扑进精致利己主义的物欲泥沼而难以自拔,这都是要不得的。上街卖东西挣钱,钱自己挣够了再买电话手表,还是值得倡导的。最近多篇爆款网文,都在反思这些年甚嚣尘上的“超前消费主义”。《2017年轻人消费趋势数据报告》显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年轻人办理信用卡的比率超过76%,且超前的信用消费已被大部分中高收入年轻人所接受。当年,那些“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瘾”的时髦句子,也许是今日各色债务隐忧的原始由头。相信“冰棍男孩”从小经历了奋斗,以后可能不会陷入到超前消费的怪圈。 

  卖冰棍也好,摆地摊也罢,至少是最接地气的生存体验。指望一个9岁孩子靠“寒门贵子”的方式实现人生逆袭,这显然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在他难以依靠脑力去挣钱的时候,靠合情合理的体力劳动创造价值,对家庭经济也是扎扎实实的增量建设。至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磨砺,恐怕对昏沉颓靡的成年人都是一种行为激励。当然,对孩子来说,他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沟通、体验到了金钱的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血汗拼得了“奋斗成就梦想与幸福”的人生真谛。 

  说实话,相较于从小培养孩子炒股理财等高阶的财富能力,力所能及地让孩子从劳动服务中实现可感可见的价值,可能是我们这个社会更为急需的一种基础教育。当然,教会孩子赚钱固然要紧,教会孩子懂得经济社会的基本规律,也更为迫切。一种价值共识的形成,不仅需要社会教化,需要父母身体力行,更需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处,让孩子亲自去感知、去思考、去体悟。从这个意义上说,9岁“冰棍男孩”起码积极乐观地代言了“奋斗得福”这四字箴言。 

  不是每个孩子都要上街卖冰棍,但社会应当包容这种体验,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这类社会实践方面,更当见贤思齐。(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肖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