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未成年人

成长时评:营养餐管理应学习“免费午餐”

时间:2018-09-18 来源:未成年人网 责任编辑:何振宇

  近日,河南一小学营养餐被曝质量低下,引发诸多质疑,但同时,也有人关注到,有多所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学却长年坚持在微博上公布学生每日餐食的品种与账目,这些学校一时间引来诸多赞誉。记者了解到,这几所学校都在使用“免费午餐”项目捐助的费用来供给学生日常的餐食。(9月16日《北京青年报》)

  一边是频频被网络曝光的营养餐丑闻,另一边则是“免费午餐”项目学校主动晒日常餐食,两相对比形成了巨大反差,令人心生感慨,管理模式的差异,结出了不同的“果实”。显而易见,营养餐应学习“免费午餐”项目的管理模式,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通过视频、图文等形式,对每天的餐食供应进行主动公开,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和全体网友共同监督,以堵住营养餐的管理漏洞。

  2011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200多亿元改善学生营养,并安排3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试点地区学校食堂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部实现国家贫困县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目标,3700万贫困地区学子受益。按照营养餐的标准,每天每个学生补贴为4元钱,大多由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公开招标合格餐饮公司,负责营养餐的制作、配送。

  可是,营养餐问题频频发生,仅最近一段时间,就连续发生江西万安县学生营养餐变质导致学生中毒事件,江西上饶县学生营养餐采购“鸭腿”标准被写成“机床”标准,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谭庄镇大曹小学学生营养餐只有半碗素面等事件。而此前也曾曝光过多地购买定型食品、营养餐“营养”流失;营养改善经费下拨缓慢、甚至遭到临时挪用;供应商补助中套利、学校吃回扣;供餐存隐患、食品安全让人忧等问题。

  由此可见,各地实施的营养餐项目管理缺失,餐食信息不透明,将公益性的营养餐变成营利项目,导致乱象频发。以江西万安营养餐变质事件为例,涉事的餐饮公司,曾因“擅自改变许可证类别制售凉菜并经营标识标签不全食品和未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食品”而被处罚,这样一家有“前科”的公司,却能经过多轮招投标中选,可见猫腻之多。

  而据“@免费午餐”称,目前享受资助的800多所学校,均有微博且会每天公示学生午餐。事实上,在“免费午餐”项目发起之初,也曾遭遇过造假的困扰,在试点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探索磨合,最终采取了学校微博公示,家长和社会人士、网友共同监督的模式,达到了低成本公开、高效率监督的效果,从而彻底堵住了人为造假的漏洞。

  不要忽视人性内心的贪欲,虽然每天每一个学生的营养餐、“免费午餐”仅有数元钱,但聚沙成塔,就是这点钱都有人惦记着,仅靠自觉意识是不够的,也是非常无力的,唯有靠严格管理制度,把漏洞堵住。因此,频频上演的营养餐丑闻事件,提醒政府和公众,要汲取教训,学习“免费午餐”的成功经验,将管理抓起来,把钱和人管住,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方可避免造假滋生,让每一分钱都真正用于孩子身上。(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