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未成年人

成长时评:消除网游沉迷需补齐文化短板

时间:2018-10-24 来源:未成年人网 责任编辑:何振宇

  “你一天玩多长时间?”“有多长时间玩多长时间。”日前,《焦点访谈》连续做了两期有关农村儿童游戏成瘾的节目,13岁的农村男孩小光接受采访时说,不玩游戏和同学没有共同语言,将来打算初中毕业就不上了。同一时间,《半月谈》也发布文章聚焦农村青少年精神世界“荒漠化”,称记者在深入湖北、江西、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农村调研时发现,部分农村青少年精神状况不佳,突出表现在沉迷网络游戏、奋斗动力不足、对未来缺乏信心等。(10月22日《新京报》)

  沉湎于网络游戏的农家子弟,过早地放弃了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辍学—打工—结婚生育—打工”,成为一些乡村青少年难以摆脱的宿命。过早地荒废了学业,不仅会让农家子弟失去一条向上社会流动的渠道,也让一些家庭失去了“只要有一个上学的,这个家就有希望”的期盼与憧憬。

  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带来了乡村人文地理的重塑。在村庄“空心化” 、老人“空巢化”和儿童“留守化”现象突出的乡村,孩子们的精神诉求与情感需要通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满足,乘虚而入的网游便成为他们的一种寄托。留守在乡村的孩子们与在城市里打工、做小生意的父母两地悬望,这不仅意味着亲情的流失,也意味着心理上的距离感与隔阂感。乡村青少年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也是精神层面的留守儿童。

  “不玩游戏和同学没有共同语言”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小光们”精神世界的苍白与贫瘠。公共文化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不应求,让许多孩子不得不自己想办法;触手可及的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乡村青少年的精神诉求与情感需要,让他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网游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探索的乐趣,有基于共同爱好的社群认同,有清晰的即时反馈,能够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得到一些愉悦的心理体验,并在其中收获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乡村文化产品的单一,让网游成为许多孩子的无奈选择,成为他们与自己和解、与朋辈群体交流的一种手段,成为一种融入社会的路径。那些不玩网游的乡村青少年,则会陷入一种边缘化的境地。

  面对“网络沉迷”,我们不能先入为主地指责留守儿童不懂得抵制诱惑,缺乏管理欲望的能力,不会进行自我约束,也不能生硬、冰冷地批评质疑他们的父母不负责任,不关爱孩子。毕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乡村青少年的“网络沉迷”,说到底就是人口流动给乡村带来的人文困境;人文教化的飘离,让许多农家子弟即使明白“读书有用”,却依然难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社会流动。消除“网络沉迷”,不仅需要以家庭为核心的“自我救赎”,也需要补齐乡村文化短板,为孩子们提供更有品质、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