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未成年人

教育时评:给很火的幼小衔接安装“防火门”

时间:2018-11-29 来源:未成年人网 责任编辑:欧展龙

  今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的石先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让女儿进入一家幼小衔接机构,放弃了公立幼儿园的大班生活,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幼小衔接培训。教育部前不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治理内容包括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等五个方面。然而,教育部门的重拳出击,解决不了家长们的心病。百样的理由,让初尝教育焦虑的父母恨不得马上登上幼小衔接的快车。(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幼小衔接班像一种“烽火”,从中传出了校外辅导乱象的信息,助推了家长对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焦虑。幼小衔接有多火?前不久,某教育机构与亚洲幼教年会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幼小衔接调研白皮书》很能说明问题。该调研白皮书显示,超过94%的被调查幼儿园及一年级家长认同幼小衔接时期的重要性。即便是没有给孩子报读幼小衔接课程,或孩子已经进入一年级的家长,也有近半数认同这一过渡阶段“非常重要”,比例分别为48%和47%。家长对幼小衔接班趋之若鹜,显然已经完全颠覆了教育专家的观点。 

  家长认同和热衷于幼小衔接班,源于校外辅导班对教育的干预无孔不入。校外辅导班处处以收入为衡量标准,时时寻找忽悠家长的机会,而且从不认为忽悠家长是一件耻辱的事,反而光明正大、美其名曰是“为孩子着想,为孩子的未来考虑”。学校门外,是他们发简易袋、塑料扇等宣传单的主阵地,通过拨打家长电话,询问家长对辅导班的看法,诱使家长带孩子免费听课,加深家长对校外辅导的印象,家长在“大家都这样”的模糊认识下,选择了幼小衔接班。 

  事实上,校外辅导班看重的是家长口袋里的钱,他们才不考虑包括幼小衔接班在内的校外辅导对孩子成长是有利还是有害,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家长虽然花了钱,成了校外辅导的冤大头,可孩子却成了校外辅导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不仅丧失了童年应该拥有的快乐,而且,即使抢先一步学习了小学知识,他们也未必能在与同龄孩子的竞争中取胜。说白了,幼小衔接班就是校外辅导机构为了自己谋生,巧舌如簧地编造出的谎言。 

  前几年,校外辅导这只手伸向了包括幼小衔接班在内的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每一个角落。幼小衔接班抢在小学教师前,做了小学教师要做的事,幼儿还没有到小学的年龄,却做了小学生该做的事。这种奇葩现象,与家长耳朵根子软,缺乏定力,认识不够有关,也与监管滞后于校外辅导的蓬勃发展有关。这导致校外辅导班野蛮发育,遍地开花。 

  治理幼小衔接乱象以及幼儿园“小学化”,需要“双轮驱动”。一方面,要把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科学道理告诉家长,说明提前入学只不过是提“钱”入学的翻版,说服家长不要为校外辅导班的忽悠上心和焦虑,捂紧口袋,专心致志地陪孩子一起玩耍,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另一方面,要给校外辅导班立规矩、订制度、上法条。认可校外辅导合法化,也要让其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防止他们信口雌黄、一本正经地宣传自己的教育歪主张。不然,校外辅导乱象丛生,过早的刻板教育,将影响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也助推校外辅导更加无序地生长。 

  幸运的是,教育部门始终关注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布署得力,幼儿园内的幼小衔接班已经不那么疯狂。有关方面要“宜将剩勇追穷寇”,制止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班,先于小学实施小学化教育。当然,目前治理幼小衔接乱象的重头在幼儿园外,要全面梳理校外辅导机构,认真调查,从严规范,给校外辅导班装上合格有效的“防火门”。(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卞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