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未成年人

成长时评:德智体美劳的内涵需重新诠释

时间:2019-01-02 来源:未成年人网 责任编辑:欧展龙

  GES2018未来教育大会12月初在北京召开,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会议上做了主题发言,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他认为,传统的“德智体美劳”在新时代应该有所变化——德:不仅是德行,还是公德;智:不是知识,而是智慧;体:重点不在体,而在育;美:与时俱进的真正的审美能力;劳:用智力创造的劳;最后他还加了一个“情”:高情商才能造就和谐社会。(12月28日人民网) 

  “德智体美劳”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五个字,频繁出现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开学典礼上,讲话者基本会振奋地说道:“努力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学校的墙上,写着醒目的标语: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先队员。报告册上,老师往往会对学生表扬道:“你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书本中、奖状上、广播里、校园内、学校外,“德智体美劳”无处不在,出现的频率极高。学生时代,希望自己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拔尖;为人父母,希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去教育、评价个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德智体美劳”五字教育方针,确实极具概括性和指导性。德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智育目的在于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体育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知识、技能以及增强其体质,美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劳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劳动技能。“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要想把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的圈子里,转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务必高度重视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 

  “德智体美劳”的内涵要与时俱进,要赋予它新时代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强调个人道德、学习好、身体好、会审美、爱劳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要持续教育人们提升个人品德,更要教育每一代人有“公德”;我们要持续倡导充电学习、传递知识,更要引导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我们要持续鼓励增强人民体质,更要让体育的精神激励每一代人;我们要懂得美,更要让审美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要赞美劳动,更要学会适应用智力创造的劳动。唯有如此,我们塑造的人才方能守住公共秩序,方能拥有创新基因,方能能适应科技和时代的发展,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进步。 

  此外,在现代社会,“情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真正的“高情商”并非左右逢源、见风使舵、曲意逢迎讨好他人,而是能管控好自己的情绪,能敏锐地了解到周边的情绪,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让气氛融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做事先做人,真正的“会做人”“情商高”是让别人舒心、使自己愉悦,是懂得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感恩他人,能够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涵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精神境界。 

  “德智体美劳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德是根本,为其他五个奠定基础、指明方向。知识与智慧可以促进品德的修炼,也能强化对情的控制和感悟能力,还能指导健康的方法、提高审美和劳动的能力。体育一来为学习和劳动提供好身体,二来磨砺意志、增强规则感,间接提升品德和情商。审美益于怡情,劳动增强体质,控制情绪也是一种智慧,等等。总而言之,“德智体美劳情”各方面相互关联,一强促它强,一弱全都弱,在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中,切莫顾此失彼,而应协同发展,培育出“全面的人”。 

  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然而,“德智体美劳”并非一成不变,也非固定搭配,其内容应随社会发展而增删修改,其内涵应随时代变迁而推陈出新。“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有变化的部分,但也有其永恒不变之义,只有坚守不变,同时与时俱进,才能教育好一代又一代人。(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陈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