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四会文明网 > 要闻

双11不只是购物节,这些重要的事情应该铭记的!

时间:2018-11-13 来源:四会文明网 责任编辑:欧展龙

  提起双十一,相信大家都会想到了购物节,买买买。但是,你知道吗,双十一除了是电商购物节,还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应该铭记的事情,远远不止购物节。下面就由文明君给大家细细道来。 

  人民空军诞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此前,在筹划阅兵式时,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聂荣臻提出:组织一个飞行编队通过天安门,接受新中国领导人的检阅。 

  图片.png 

  图片来源:四会文明网 

  当时,我军有一百多架飞机。但飞机机型杂,状况也不好,起飞都很困难。最后,将全部拿得出手的飞机组建了一支飞行中队,共计才17架,怎么都不够。最后周恩来总理提出,让速度较快的野马式战斗机飞在队列前面,飞完后绕场一圈,第二次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庆典当天,人们看到了26架受阅飞机。而且当时4架受阅飞机还担负战斗值班,挂着实弹,为了防止敌机偷袭,这在世界阅兵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图片.png 

  周恩来总理:“那就飞两遍吧”。图片来源:四会文明网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中国彻底告别有空无防的历史。 

  图片.png 

  图片来源:四会文明网 

  2018年11月,第十二届珠海航展举办。歼-20以全新涂装、全新编队惊艳亮相,国产矢量发动机加持的歼-10B首次公开表演。“落叶飘”、“眼镜蛇机动”、“榔头机动”、“无半径机动”,这些曾经让我们羡慕的词组终于,用在了我们自己身上。 

  图片.png 

  图片来源:四会文明网 

  11月11日,第12届珠海航展最后一天的飞行表演。上午10点55分左右,歼20战机隐身战斗机首次公开展示四机编队,低空飞过航展现场,为中国空军69岁生日献礼。 

  图片.png 

  图片来源:四会文明网 

  随后两架歼20打开了弹仓,亮出了四发中距空空导弹和两枚近距格斗导弹,随后收起弹仓满载武器继续完成了剧烈机动的飞行表演动作,在剧烈机动过程中开弹舱,这展示了飞机优越性能,具有非常强的实战价值。 

  图片.png 

  图片来源:四会文明网 

  今天,向那些在祖国国防事业低谷时期仍默默奋斗到天明的空军前辈致敬,向那些此时此刻奋战在战位一线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空军人致敬,向69年来为了捍卫祖国领空尊严挥洒鲜血牺牲生命的空军烈士致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人民空军,生日快乐! 

  图片.png 

  图片来源:四会文明网 

  文明排队日 

  双十一,是肇庆市文明排队日,“排队礼让、引领风尚”,在此我们发出倡议: 

  2018年肇庆市排队日倡议书——排队我快乐,礼让我文明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维护公共秩序,自觉文明礼让,是每个公民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礼让三分,不争一秒”,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建设文明肇庆,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努力和付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在此,我们倡议: 

  积极践行“排队我快乐,礼让我文明”理念,广泛参与排队日活动,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家人做起,排队购票、排队上车、排队就诊、排队接受各种服务,自觉保持公共场所秩序井然。 

  积极践行“排队我快乐,礼让我文明”理念,大力倡导文明交通行为,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有序停放,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共同营造文明有序、和谐顺畅的公共交通秩序。 

  积极践行“排队我快乐,礼让我文明”理念,在各交通路口、车站、窗口服务大厅等公共场所开展排队志愿服务,协助维持公共秩序,劝导不文明行为,创造快捷便利、高效顺畅的出行环境。 

  “排队我快乐,礼让我文明”。让我们从排队开始,以举手之劳方便你我他,以礼让精神感染每个人,共同建设更加文明的社会公共秩序,共同创造更加和谐的城市人文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肇庆市文明办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年 

  这些中国人的面孔,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一百年前的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法等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与英法等国士兵一起“并肩作战”的还有一批不为人知的中国人。从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战争结束,英法等国从中国招募了14万华工进行艰辛的战勤工作。然而他们的不朽功勋,被世人所遗忘。 

  图片.png 

  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对于一战华工后裔程玲来说,属于她与华工爷爷毕粹德的唯一联系,只有一枚褪色的铜质勋章。 

  图片.png 

  10月30日,华工后裔程玲展示华工爷爷毕粹德的铜质勋章以及英国军人墓葬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毕粹德在内的一战华工阵亡名单。新华社记者 王阳 摄。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勋章上一位勇士手执短剑,脚跨骏马,马蹄下踩着一个骷髅勋章的侧面有一个编号——97237,这是程玲爷爷毕粹德的“名字”。2007年的清明节,程玲曾在山东当地的报纸上发文表露了这个家族心愿:“爷爷,我该怎样祭奠远在法国的您?” 

  图片.png 

  2008年11月,程玲一家在法国为爷爷毕粹德扫墓时所摄毕粹德墓碑。(翻拍照片)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让她没想到的是,正是她的这篇文章,让法国华侨和留法华工后裔了解她的故事,并伸出了援助之手。另一个华工张长松的第10个儿子张捷哈给前法国总理拉法兰写信最终促成了程玲的法国之行。 

  图片.png 

  2008年11月,程玲一家在法国为爷爷毕粹德扫墓。(翻拍照片)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几经辗转,在英国墓地管理委员会的帮助下,程玲和丈夫、女儿终于找到了爷爷位于法国索姆省博朗古村的墓地。摆上家乡的烟酒、点心、冬枣、烧纸、点香、磕头,口中不断默念。程玲一家用家乡最传统的方式告慰从未谋面的爷爷。 

  图片.png 

  一战华工佩戴的帽子,帽徽上的“CLC”是英国招募的华工军团Chinese Labour Corps的缩写(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阳 摄。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血浓于水,哪怕千山万水。被称为“苦力(coolies)”,也被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工人”。 

  按照《招工合同》,工人们每月可以领到12块大洋,他们在中国的家属每月也有10块大洋的养家费。对于那时普通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很多华工寄希望以此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甚至改变命运。一部分华工曾在中国拥有体面的工作,如教师、文员等,这些人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尤其是盼望在西方世界获得一些新知识。然而,远渡重洋的他们,虽然“开眼看了世界”,但是在外的日子过得艰难而又危险。 

  “ 一日迁徙二日挪,隆隆雷电何其多。伟大蜻蜓蔽天日,尾泻青烟快于梭。空中行列如蚁卵,时遭焚毁遇天火。”这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和尚房村的华工孙干描述头顶战斗机横行的句子。 

  图片.png 

  一战华工第30旅带着各式帽子。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在硝烟炮火中,华工们在欧洲战场从事着多种多样的工作。挖战壕,修铁路,装卸货物,在火药厂、兵工厂、化工厂和造纸厂等地方工作。有的华工甚至成为修理坦克、飞机的熟练工。对于许多华工来说,他们的战争记忆是漫长、恐怖的,他们战后还要留下打扫战场。战后有成千上万被废弃的炮弹,“华工军团”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清除那些尚未爆炸的炮弹,这非常危险。由于敌军炮火、瘟疫和伤病,至少有3000名中国人在欧洲或是去欧洲的路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图片.png 

  在工厂工作的一战华工。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在异国他乡受尽挫折,思乡的情绪也时常蔓延在他们之间。“现在哪一边打赢了?”“我们什么时候能回中国?”是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尽管身在混乱、时而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常常被西方人蔑称为“苦力”(coolies)“中国佬”(Chinks),华工们仍然创造了巨大的功绩。一本由英国军方1918年编写的《关于华工的信息》的小册子称中国人“吃苦耐劳,心灵手巧,如果管理得当,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人……他们的能力令人惊讶”。 

  “开眼看世界”后,他们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气息。华工在欧洲的经历,可以被视为一次受教育的历程。他们学会了新的思维方式,甚至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图片.png 

  一战华工在工作闲暇时锻炼身体。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1919年9月15日,华工孙干回到阔别了两年多的老家,完成欧洲教育考察的他更加坚定了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他认为“先进之国家,必有先进之科学,欲有先进之科学,必有先进之教育”。 

  图片.png 

  一位一战华工的骑马照片。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为了开化民智,孙干在工作之余还在赶集的山道上摆摊教往来路人识字,并和妻子自费创办了博山第一所乡村女子学校,这在当时受到村民的欢迎。一股新的风尚来源于万里之外,悄悄来到了这个小乡村。 

  图片.png 

  10月26日,华工后裔孙光隆及其妻子到孙干墓扫墓。新华社记者 王阳 摄。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除了孙干,同期回到中国乡村里的华工把学到的知识、看过的世界,甚至是旅行的困惑带回到了中国,为农村扫盲、育人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学者认为一战华工是一战史及世界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因为他们,中国让英法等国免于人力资源破产的风险,参与拯救了西方文明,向世界展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愿景和能力。时光沧桑已过百年,那一批曾经跨过山和大海来到万里之外追寻梦想的人,他们走过的泥泞、扛起的重担、不屈的奋斗、思考的光芒仍然激励着我们前行!(四会文明网综合 曾志峰)